济南大学吕氏贵宾会网址0022,是济南大学下属学院。始建于1948年,是办学历史最长、培养人才最多的骨干院系之一。现设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复合材料、材料物理三个本科专业。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三个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材料学"是山东省"十五"重中之中强化建设重点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与"材料加工"是校级重点学科。该院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群体优势和强大的发展后劲,学校聘任中科院院士担任名誉院长,并设有山东省泰山学者岗位。目前,学院有教授25名、副教授25名,高级职称教师约占专任教师的60%,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5人、硕士学位的32 人,约占教师数量的80%。同时,有高级实验技术人员8人。教师队伍中拥有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级教学名师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及科技拔尖人才,并聘请了20余名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力量的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
- 中文名
- 济南大学吕氏贵宾会网址0022
- 创办时间
- 1948年
- 学校属性
- 济南大学下属学院
- 主要院系
- 吕氏贵宾会网址0022
济南大学吕氏贵宾会网址0022教学系部
编辑济南大学吕氏贵宾会网址0022
[1]
材料科学系
材料科学系发展历史
材料科学系组建于济南大学吕氏贵宾会网址0022成立的2002年。系现有教职工23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4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9人。每年培养本科生400余名,硕士生70余名。多年来,材料科学系本着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打造专业特色,形成了踏实进取的学术风气和严谨求实的治学作风,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成就斐然。
材料科学系设有复合材料与工程和材料物理两个本科专业。其中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为济南大学特色专业,该专业建于1994年,已经有14年的发展历史,十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复合材料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目前,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下设复合材料和建筑装饰材料两个专业方向。材料物理专业建于2000年,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材料物理方面的高级人才。现在已经形成了以无机非金属材料材料知识为基础,以水泥胶凝材料、陶瓷材料、玻璃材料为特色逐渐向铁电薄膜材料、功能材料拓展的专业特点。
材料科学系专业建设
1、培养目标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学生掌握复合材料基本理论和必要的复合材料工程应用技术、基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创新的研究方法,学生的知识面广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强。毕业后可胜任复合材料领域的生产、科研、设计、经营、教学和技术管理等工作,也可从事新材料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材料性能评价和产品质量检测等工作。
材料物理专业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目标是培养掌握材料科学基础理论和现代材料科学研究方法、材料性能与各层次微观结构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能从事各种材料的设计、研究、生产、使用、材料性能改进,以及开发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人才。
2、办学特色
材料科学系下设复合材料与工程和材料物理两个本科专业。专业办学方向明确,将教学与科研融为一体,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材料科学系已经累计向社会输送本科生1500余名、硕士生300余名。本科生学习成绩优秀者,都渴望继续深造,努力考取国内重点高校或本校的硕士研究生,考研率达到30%以上。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结合我校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基础优势,突出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特色教学。目前已经形成了团结向上、后劲十足、专业梯队合理的教师队伍,2005年被评为济南大学特色专业,具有明显的专业优势和特色。复合材料与工程设有复合材料和建筑装饰材料两个专业方向。材料物理专业现在已经形成了以无机非金属材料材料知识为基础,以水泥胶凝材料、陶瓷材料、玻璃材料为特色,并逐渐向铁电薄膜材料、功能材料拓展的专业特点。
材料科学系一贯倡导和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可深入到该学科前沿,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思维方法与实验技能训练,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材料科学知识,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能够掌握现代测试分析技能。毕业后可胜任材料科学领域的生产、科研、设计、经营、教学和技术管理等工作,也可从事新材料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材料性能评价和产品质量检测等工作。
3、师资队伍
材料科学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23名教师中,其中山东省学科带头人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现有师资队伍中有教授7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4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9人。教授和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分别达到30%和60%以上。
材料工程系
材料工程系专业建设
1、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良好的文化修养、娴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较强的社会适应和发展能力,身心健康,能够胜任材料领域的生产、科研、设计、经营和教学等工作,也可从事新材料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材料性能评价、产品质量检测等技术工作和相关职业要求的专业人才。
本专业主要学习无机材料的制备原理、制造工艺、工艺设备以及材料组成、结构、性能及生产条件关系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生产、科研、设计、经营和教学等领域的基本技能,接受无机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生产、科研、设计等方面的专业训练,具备从事材料生产、科研、设计、教学、经营、新材料研发、推广应用、材料性能评价、产品质量检测等技术工作和相关职业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无机材料的基础理论。 掌握材料制备的原理及工艺基础,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掌握本专业相关的机、电、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技能。 掌握无机材料的生产工艺过程和设备的专业知识。 具有正确选用材料、设备并进行工艺设计的能力。 具有研究改进材料性能、开发新材料及新工艺的初步能力。 具有产品的工业生产、质量控制和技术管理能力。 具有工程优化设计的初步能力。 2、办学特色
在长期办学中,材料工程系逐渐形成了“教学科研并重,以科研促教学”的办学特色,将科研工作与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1)在科研中培养锻炼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让青年教师投身于国家经济建设,在科研、 生产第一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是最主要、最有效的培养方式。材料工程系在水泥、陶瓷、玻璃、耐火材料与硅酸盐工程领域具有优势,承担完成了一大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重大科研项目为青年教师提供了锻炼成长的机会和环境,对师资培养效果显著。
(2)将科研成果带入课堂
当前科学技术突飞发展,知识更新加快,我们的教材往往滞后科技的发展,不适应教学的需要。由于教师承担着重大科研项目,站在自己学科的前沿,能及时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带入课堂,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掌握了新的知识,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3)科研为毕业设计(论文)提供了大量选题
我系大量的科研课题为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提供了广阔的背景。 材料工程系依托水泥、陶瓷、玻璃、耐火材料等建材行业,面向经济建设,尽量结合实际的生产、科研任务选题。这些课题能反映生产科研实际,同学们做起来感到亲切,使学生得到资料分析、编程、计算、绘图、报告编写等多方面的锻炼,培养了学生“创造、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
(4)科研为学生实习和社会实践提供了广阔天地
由于科研、生产的协作关系,我系与各建材企业、工程单位和大型建设项目保持着密切关系,拥有多个比较稳固的实习基地,他们为学生实习提供了各种便利。在这里,学生可以学习从原燃料材料、组成设计与配料计算、配合料加工、材料热加工、冷却到制品及制品精加工全过程的知识。
3、师资队伍
围绕主要研究方向,本专业建设了一支梯队合理、年富力强、凝聚力和整体实力强的学术队伍,现有专职教师26人,其中教授(研究员)9人,副教授11人,讲师6人。在教师队伍中,博士学位获得者13人,在读博士5人,硕士5人。本专业现在的负责人是王琦教授,陶珍东教授。
济南大学吕氏贵宾会网址0022实验中心
编辑材料实验中心组建于1999年,由原材料测试分析中心及属于各专业自己所属的专业实验室合并,并进行调整重组,成立了实验中心, 2001年合校后改为材料实验中心,与材料工程系、材料科学系一起为吕氏贵宾会网址0022下属的三个二级教学单位。中心建筑面积 6300M2,下设透射电镜、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9个大型仪器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材料物理三个专业教学实验室,先进建筑材料实验室等五个学科方向实验室,及院机房和陶艺制作室。中心拥有固定资产 多万元,其中大型测试仪器设备占1500多万元。材料实验中心现有专兼职管理人员15人,其中高级职称 9人,获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4人。 材料实验中心每年承担的实验教学工作量约万学时。同时,中心在保证本专科的实验教学的基础上,面向本专科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及课程设计,研究生的实验教学及学位论文,教师的科研项目等开放,为教师、优秀的研究生及本专科生提供科研和创新的实验平台。部分开放实验项目可对全校开放。除了教学工作以外,中心承担着 全校科研相关的测试项目及承担对社会开展技术服务的功能。目前中心仪器设备较为先进,硬件条件在省内同类高校实验室中处于先进行列,为本专生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及为科研工作的全面服务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材料实验中心承担全院所有实验课及相关院系部分实验课的教学工作,开设有实验的课程有:无机材料科学基础、复合材料工艺与设备、复合材料测试技术、材料工艺性能实验、流体力学与设备、热工过程与设备、现代材料测试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 lang="EN-US" style="color: #000000">CAD)、材料物理、计算机工程应用、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等课程,以及水泥工艺综合实验、陶瓷工艺综合实验、玻璃工艺综合实验、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综合实验、粉体工程综合实验及热工综合实验及个专业的设计性实验,共计 49个实验项目。其中开设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为大综合、大设计实验项目,大多数项目的学时数为 30学时。通过这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任何一个实验,都能使本专生贯串一门甚至多门课程的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
济南大学吕氏贵宾会网址0022学院成果
编辑该院先后承担国家"973"、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九五"攻关等省级以上科研课题40余项,获省级1等奖1项,省级2等奖5项,获省级以上鉴定项目30余项,其中达到国际水平的15项、国内先进和首创的16项,有多项成果被采用和转让,直接经济效益5000余万元。该院"材料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获2000年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还获得一大批校级教学成果奖,出版教材和专著多部。该院现拥有一座5700平方米的材料实验楼,12000平方米的新材料研究发中心正在筹建中,预计2004年底投入使用。现有实验仪器设备总值为2300多万元,大型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有:200KV高分辨型透射电镜、扫描电镜、测孔仪、差热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激光粒度分析仪、真空热压炉等。
济南大学吕氏贵宾会网址0022研究所介绍
编辑济南大学翔迅新材料研究所
济南大学翔迅新材料研究所是由济南大学与济南翔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负责对造纸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和配套关键污泥处理设备的研制开发,有效解决当前造纸企业污泥的排放问题,节能减排,变废为宝,为造纸企业节约大量环保资金。
研究所自成立之后,先后研究和开发了造纸污泥的深度脱水系列成套设备和技术、造纸污泥深加工为轻型建材、包装材料等关键技术和方案,利用企业排放的污泥、废气,经过一系列环保处理步骤,最终使有害废物变为可再生利用的新型建材。
济南大学翔迅新材料研究所长期致力于环保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希望能与用户携手共进,共同开创造纸环保事业的新天地。
济南大学齐银集团研究所
山东齐银集团、济南大学为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促进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合作共建“济南大学齐银集团研究所”。
双方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在济南大学合作建立以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课题攻关为主题的新技术研究所,研究所名称为“济南大学齐银集团研究所”。是依托济南大学整个院校的科技和人才优势,隶属双方共同领导的科学研究及技术咨询机构。
研究所常设人员5名,设所长1人、常务副所长1人、副所长2人、秘书1人。双方以特种水泥技术为切入点,实施产学研联合。研究所作为一个技术部门,为齐银集团下属企业提供课题攻关、技术服务、技术培训、信息咨询等工作。承担齐银集团下属企业提出的技术难题和新产品开发项目,项目研究经费由齐银集团提供。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完成了国家863计划项目“高胶凝性阿利特-硫铝酸钡钙水泥的研制”、“含钡硫铝酸盐水泥的研制”、“钡铜复合煅烧活化剂”等多个项目,获得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一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高胶凝性阿利特-硫铝酸钡钙水泥的研制”获得山东省专利一等奖,为济南大学和齐银集团带来了显著的效益。
济大宇海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所
济大-宇海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所是济南大学和山东淄博宇海电子陶瓷有限公司联合创建的,旨在以“产、学、研”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功能材料与器件研发。
济大-宇海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所主要研究用于水声、电声、超声、计量、通讯、探测、引燃引爆等方面的压电材料和复合材料;研究材料的合成与制备、组成与结构、性能与应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重点开发具有介电、铁电、压电、热释电和铁磁性能性能的先进功能材料与器件。
研究所拥有一批先进的材料测试仪器和材料制备与加工设备。特别是在压电陶瓷材料、压电复合材料等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富有理论与实践意义的科研成果。同时,本研究所具有一支实力雄厚、求实创新的优秀研究队伍,拥有一批基础理论扎实的教授、副教授、博士后以及开发和生产经验丰富的高工和工程技术人员。
济南大学结构材料研究所
本研究所主要在金属合金熔体性质的研究、铸造熔炼技术研究、陶瓷-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和性能和技术研究、新材料和新技术的研究和技术开发、非平衡条件下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演化与性能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工作。
金属熔体物理性质与结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对固体的影响。由于金属熔体和固态之间存在结构遗传性,金属熔体的结构和特性的研究成为金属材料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并成为金属材料和凝聚态物理的交叉学科。本研究所采用液态X光衍射仪等先进设备对铝(合金)、锡(合金)、镁(合金)等多种金属的黏滞性、液态结构及其相互联系开展了研究,对熔体状态对铸件性能与组织的影响进行了探索,发现了Sn等金属熔体的非牛顿流体性质。近来,对铋、锑熔体的密度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了铋熔体“热缩冷胀”异常现象。该方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项,在《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等著名杂志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中大部分被SCI或者EI收录。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各4名。
铸造生产工艺的研究是获得质优合金铸件的基本保证。基于对金属液态结构特性及遗传性的研究,针对Al-Cu合金设计了TR熔炼工艺,研究了Al—Si合金热速处理+Na元素变质的复合变质强化技术;研究了Zn—Al合金熔体热速处理熔炼工艺等技术。“镁合金绿色熔炼铸造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的研究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一种耐磨锌-铝合金及其熔炼工艺”项目已获国家发明专利。耐磨系列合金材料等研究的推广应用为企业生产节约了大量的稀贵铜、锡原材料,获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有色耐磨合金材料和熔体处理工艺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和优势,在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该方向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成果获得了山东省科技进步(理论)成果三等奖、山东省技术发明二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发表研究论文30多篇,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
对铝合金、镁合金等材料非平衡凝固组织及制备晶态, 准晶态、 非晶态材料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快速凝固中准晶相的形成、快速凝固非晶态合金的晶化等内容。该方向获得山东省科技项目资助2项,发表和录用研究论文20余篇,国家发明专利2项,出版专著6部。
材料熔体凝固过程计算机模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采用分子动力学等方法对铝(合金)、铜(合金)、金(合金)等材料的液态结构、黏度及热物理性质及凝固特性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研究,进行了单质金属铜等纳米线凝固过程的研究,掌握了最新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软件及编程技术。该方向共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
济南大学墙体材料研究所
济南大学墙体材料研究所成立于1995年,隶属于济南大学吕氏贵宾会网址0022。研究所自成立以来,主要围绕着轻质墙体材料的理论研究、工业化生产线及生产设备进行研究与开发。主要在玻璃纤维、农作物纤维、钢纤维、聚丙烯纤维、芳纶纤维增强水泥基、石膏基复合材料方面,以及工业废渣的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
在石膏基墙体材料、水泥基墙体材料等方面,研究了石膏基复合材料、水泥基复合材料结构性能、界面结合机理、保温隔热机理、防水机理等;提出了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材料的柔性界面层模型理论和石膏复合材料的复合防水机理模型,以此为理论指导研制出了高性能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和石膏基复合材料;研究了水泥基墙体板材、屋面板材的成型工艺原理;石膏基墙体板材、石膏摸面材料的生产工艺原理;开发了水泥基空心墙体板材、水泥夹芯复合板材、纸面石膏复合墙板、外墙外保温板、复合型屋面保温隔热板等机械化生产线及成套生产设备,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济南大学吕氏贵宾会网址0022师资队伍
编辑目前主要在职教授和研究员有:
程 新 教授,男,1963年1月生,博士,校长,博士生导师,中共山东省第七届党代会代表,高等学校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先进工作者,山东省改革开放以来优秀大学毕业生。先后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被SCI收录10余篇。现主持国家级、省级基金和攻关课题8项,获省级科技成果等各种教学、科研奖4项。
耿浩然 教授,男,1954年4 月生,博士,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新材料研究所所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被SCI和EI收录15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项,主编专著1部。主持国家、省、市级等科研项目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项。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4人。
李国忠 教授,男,1956年3月生,硕士,山东千名知名技术专家,济南市科技拔尖人才。硕士生导师,学校特聘关键岗位教师。主要从事复合材料和新型墙体材料的研究,主持完成了多项省部级科技攻关课题。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被SCI和EI收录3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等10余项,并取得多项国家专利。
李仕群 教授,女,1946年2月生,硕士生导师,曾两次赴美学习和工作。为材料学和材料物理专业讲授专业基础课8门。主要研究高性能胶凝材料及其应用。承担国家及省、部级基金项目9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被SCI及EI收录8篇。获省高校优秀科技成果2等奖1次,省教育厅科技成果3等奖2次,部级3等奖1次。
芦令超 教授,男, 1963年5月生,硕士,院长,硕士生导师,济南市学术带头人,兼任山东省水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济南大学学报编委。主要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与复合材料领域的研究。发表重要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3篇,获省级科技与教学成果奖3项。主持或参加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6项。
范素华 教授,女,1957年2月生,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现任济南大学校长助理兼人事处处长。主要研究方向功能陶瓷。主持或参加省、部级项目4项,获省教育厅及学校优秀科技成果奖多项。在《硅酸盐学报》、《硅酸盐通报》、《中国陶瓷》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被EI、CA收录7篇,参编教材1部。
岳云龙 教授,男,1964年6月生,硕士生导师。山东省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协会专家。曾获得山东省青年科技奖、济南市青年科技明星、济南市拔尖人才等光荣称号。作为项目主持人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有多篇被SCI、EI和CA收录。
王 志 教授,男,1962年11月生,硕士生导师,现任教务处副处长,学校特殊岗位重点岗教师,市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材料复合新技术和金属陶瓷材料,主持和参与完成多项省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被SCI、EI收录5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获省部级科研奖励4项。
侯文萍 教授,女,1946年12月生,硕士生导师,山东省优秀教师和全国优秀教师。主要从事材料物理化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近年来承担了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及多项自选项目和企业委托项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3篇被SCI收录。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山东省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
郑少华 教授,男,1955年1月生,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粉体工程,主持与参加山东省攻关项目3项并通过鉴定,先后主持了省科技厅、省教育厅、校级及企业横向研究课题多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被EI收录1篇。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多项。
刘晓存 教授,男,1957年10月生,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胶凝材料、特种水泥、工业废物综合利用等。承担过1项山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和多项横向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被SCI和EI收录6篇,获省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省教育厅三等奖4项。
陶珍东 教授,男,1957年生,山东颗粒学会秘书长。主要从事粉体改性和无机非金属材料与金属材料的复合。先后主持和参加完成了山东省科委项目1项,山东省教育厅项目1项,校级和横向项目9项,出版学术著作1部,主编的《粉体工程与设备》教材1部,发表学术论文38篇,其中1篇被EI收录。获实用发明专利1项。
戴宝刚 教授,男,1944年9月生,主要研究方向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先后主持和参加省部级、校级及横向科研课题15项,编写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等3部教材和实验指导书,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在石材研究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现主持"玻璃陶瓷增韧研究"课题,研究用纳米晶界增韧玻璃陶瓷。
李艳君 教授,女,1956年9月生。主要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和参加省科技攻关项目一项,企业委托及校级项目多项。发表重要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6篇,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教委优秀科技成果奖3项。
张学旭 教授,男 ,1957年12月生。主要研究方向:粉体工程;近年来主要参与和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教育厅基金、济南大学科研基金以及企业委托项目在内的共13个项目的科研工作,参与编写《粉体工程与设备》教材1部,在各种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1篇被ISTP收录。
王复生 教授,男,1951年4月生,硕士。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讲授专业课程。科研方面主要进行高性能混凝土材料,高性能水泥,水泥生产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一项,参加海军后勤部项目一项,另外还承担企业委托项目和自选项目多项,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李学闵 研究员,男,1947年1月生,济南大学复合材料研究所所长,兼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山东复合材料学会秘书长。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近20项,多次受奖;共发表论文60余篇,参编著作5部;授予专利15项。评为山东省千名知名专家,济南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中国专利山东优秀发者,省政府给予一等功奖励。
- 参考资料
-
- 1. 官网 .济南大学吕氏贵宾会网址0022[引用日期2019-04-15]
词条标签: